找到相关内容240篇,用时10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参悟心水

    学会承受。于人生的终极之巅,喜乐是印照水面的微笑,苦难是水面惊掠而过的飞鸟。纵使流过的鸟影让人怅然,水纹上的 微笑让人回味,却都只是偶尔的一次投影,在人生的长河中一笑 而过。  佛禅的伟大可能就在于此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73057114.html
  • 柳宗元一生好佛

    都具有济世的功用,这就和佛教本质上的“出世”思想必然会有着深刻的矛盾,他创作中流露出来的的许多深刻的矛盾也正源于此。三、佛禅对柳宗元创作的影响。 1、清冷幽寒的画面:没有尘世的车马喧闹,远离人事的纷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12258582.html
  • 心安则社会安定

    、“心安”、“面壁”乃至由“此岸”到达“彼岸”而进入禅境的一个个佳话。佛禅所谓的安心人定,不仅仅指的是形式上的“坐禅”,更深层的意义是追求一种境界。而且佛教禅法的修习更注重伦理道德的修养。佛教禅法以“...

    妙贤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53362270.html
  • 梵音和畅 交响生辉

    佛教中国土极乐、世界和谐教义的表达,是对佛教理想世界的描述,也是对佛禅智慧的形象展示。作曲家在这个乐章中,运用了简洁而富有效果的配器手法,很好地展示了佛教中追求的光明、华丽、欢喜、美妙的人天世界。   ...

    景作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70170048.html
  • 探究悟空禅茶壶里所蕴含的禅茶意

    垂挂着的小猕猴相互顾盼,孙悟空的精明与滑稽,被刻画得栩栩如生。此壶外表装饰巧妙,缀上突出的松树纹理,攀有数只小猕猴,此壶更显得情趣盎然。  赏玩这把茶壶,还可以领略到丰厚的佛禅韵味。这把茶壶中的“悟空”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34271521.html
  • 《楞严经》体认三界火宅 (2)

    上去。然而修学佛法没有打破色身,也没有办法真正远离你的习气,因为你的习气,被埋在心的深深处,抓不着它,知道要修、却是没有办法断除它。我们看经典、修学佛法,有时候对于世间禅与佛禅,这两个境界要搞清楚。   并非是初禅、二禅、三禅、四禅的世间禅不是佛法,因为佛法概括所有的法。如果以修心而言,世间禅与佛禅是不一样的,佛禅是从心地里面去解脱出来。世间禅虽然是心会有一点清净,而清净、不清净,是从你的眼、耳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435077181.html
  • 诗味共茶清朴初先生茶诗谫议

    在朴初先生的诗词中,有许多是与茶及茶文化有关的佳作。初步统计即有七十余篇,是以诗词形式全面深入的对茶学、茶文化以及茶与佛禅的论述。   朴初先生首先谈到了茶的原生地域。中国是茶的祖国,是世界上识茶、...未出之半含白莲花,拨开,放细茶一撮,……明晨摘花,倾出茶叶…。”(徐珂《莲花茶》)这首诗美赞了荷花茶。“陟彼屺兮,瞻望母兮。”(《诗经》)也表达了朴老眷母深情。   在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上,茶与佛禅...

    齐儆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191581402.html
  • 金庸小说中的佛理禅机

    真命天子”! 金庸小说中蕴涵着儒、道、释、墨等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,其中尤以佛学为盛。 金庸与佛禅的关系一直众说纷纭,比较一致的看法是,金庸与佛有缘,对佛学有很深的造诣,为了能够直接读懂佛经,...

    佚名

    |武侠小说|作家|金庸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8/10240489374.html
  • 儒道佛的言语观

    也许就是道家的“无为无不为”和“无为而为”的一种审美的实现。  与道家的言语观相似,佛禅经典中对于言语文字的作用的议论多着眼于其局限性。它们在总的“实相无相”的原则下,认为言语文字都是假相,执著于这种...出佛禅的言语文字观。综观本义可见以下几点:一、佛性是人人本自具有的自性,拂去蒙蔽其上的尘埃见性成佛,完全靠自己的悟性,而非靠听说法、读佛经来实现。世尊拈花、迦叶微笑的公案即是无言感悟的典型。二、常住...

    王向峰教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63857071.html
  • 罗钦顺的理气、心性与儒佛之辨

    了。总的来说,明代以前,人们基本上是以公私义利辨儒释的,所以,虽然朱子讥讽象山“有葱岭意思”,但那不过是说象山理论有佛禅气象之夹杂,并不是说象山的思想就真的来自佛家。到了明代,由于从白沙到阳明一系的...而所谓本心、良知,则只是灵明知觉,是人主观的神明发用。所以,道心人心的主客观之别,使他根本不顾本心、良知对天理的贯彻与落实,不顾其表现天理的思想内涵,一定要将其推到只主灵明知觉的佛禅一边。  至此,...

    丁为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81869023.html